
“加強地理標志保護”是今年全國政協72個重點提案選題之一。近日,十四屆全國政協第八次雙周協商座談會(下稱座談會)在京召開,圍繞這一議題協商議政,聚焦地理標志管理、保護、使用等方面的難點堵點和短板弱項,廣謀良策,共話新機遇。
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積極推進地理標志保護與運用相關工作,在完善地理標志制度體系、提升地理標志保護運用水平、深化地理標志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為守護“地標本色”、傳承鄉土文化蓄勢添能。
共話高水平專門保護
加強地理標志保護,完善制度體系是重要任務之一。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地理標志保護和運用“十四五”規劃》;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地理標志保護的指導意見》……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密集出臺在頂層設計方面夯實了基礎。
當前,我國對地理標志的保護主要分為專門保護和商標保護兩種模式,地理標志保護的渠道各有特色和優勢,但由于標準不一、程序各異,造成了重復保護、產品保護權利主體錯位等現象。在此情況下,加快地理標志專門立法的呼聲日益高漲。
針對上述現狀,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座談會上表示,目前,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的立法位階較低,《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還只是部門規章,為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提供的法律救濟有限。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加快推動地理標志立法進程,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地理標志法律制度,協調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與商標保護及質量監管等工作的關系,注重兩種模式的融合協調,實現倍增效應。
走進各大展會、商超,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紅標”出現在商品展示的顯著位置,這得益于國家知識產權局近年來在統一、規范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方面開展的一系列有力舉措。2019年底,組織海南省等12個地方率先開展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核準改革試點;2022年,啟動第二批試點改革……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專用標志使用核準權限下放至省級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讓地理標志生產企業的用標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試點成效也由此惠及更廣泛的經營主體。截至2023年6月底,我國累計核準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經營主體已超2.5萬家。
“五常大米”品牌價值已攀升至713.10億元,連續8年蟬聯地理標志產品大米類全國第一;龍安柚產業走出“產品+標準+品牌+產業+文化”的地方特色經濟發展模式……一個個獲批籌建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近年來,我國高標準建設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各地以示范區建設為契機,按照高標準建設、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工作原則,有效保護了地理標志產品質量、提升了產品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帶動全鏈條上下游產業發展,促進區域經濟效益提升。
地理標志產品的發展,還需放眼世界。近年來,我國健全涉外地理標志保護機制,積極落實中歐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協定等,推動中歐、中法、中泰地理標志產品互認互保,地理標志國際合作不斷深化。其中,中歐雙方已完成中歐地理標志產品互認互保第二批350個產品清單公示。申長雨在座談會上表示,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積極參與多邊框架下地理標志國際規則制定,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維護中國利益。
助力“土特產”經濟騰飛
截至2023年6月底,我國累計批準地理標志產品2498個,其中80%以上是農林產品及食品——地理標志產品大部分屬于地方“土特產”??梢哉f,地理標志運用水平,關系到鄉村特色產業的發展壯大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
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不斷提升地理標志運用水平,在深入實施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的基礎上,開展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行動。自2021年發布首批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定期組織遴選工作基礎好、具備進一步培育和推廣潛力的地理標志列入名錄,逐步擴大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范圍,有效發揮地理標志對促進鄉村振興和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在此基礎上,今年3月,《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印發,以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標準做好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工作?!锻ㄖ访鞔_,加強對納入名錄地理標志典型經驗和優秀案例的宣傳推廣,指導督促有關地方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加強在提質量、樹品牌、強產業等方面的業務指導和服務保障等,進一步助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和品牌經濟。
地理標志給區域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保護色”,然而受到原產地生產者、消費者對地理標志的認知較為淡薄等影響,企業等生產經營主體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仍然面臨著一定的困境。
“武夷山大紅袍、黃山毛峰、西湖龍井……這些歷史上久負盛名的茶品,消費者能不能辨識其是否來源于正宗產地呢?我的回答是:不能?!弊剷?,全國政協委員、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一心道出了地理標志產品面臨的侵權困境。
提高造假售假成本,降低產品冒牌率,有助于地理標志品牌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為此,何一心建議建立嚴進寬出的地理標志使用和退出機制,并建立健全地理標志產品可追溯體系。一方面,要出臺統一數據標準,實現全國地理標志數據互通共享;另一方面,嚴格執行地理標志產品可追溯管理辦法,同時利用大數據、小程序等為消費者構建準確便捷的查詢平臺。
品牌立得住,更要叫得響。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政協副主席段青英建議,要夯實品牌發展基礎,持續提升品牌影響力,將農產品地理標志納入區域公共品牌體系,打造一批優勢品牌;積極發展新媒體運營,支持企業與電商企業共建“農產品地理標志專區”,提升市場影響力。
地理標志不僅是一種重要的知識產權,還彰顯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人文精神。隨著我國地理標志工作的深入推進,期待更多原汁原味的“中國范”“鄉土味”地理標志產品走出國門、享譽全球。(蘇悅)
?。ň庉嫞汉顜X)
?。ㄖ袊R產權報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